[critic] 回到公共之路

最近在各年級班板上可以看到兩份網路問卷,其中一份名為「為醫學院學生在總區找一個臨時的家」,由醫學院學代劉玠暘等人發 起;另一份則是系學會主辦的「學生自評」,邀請同學對醫學系的學習環境、學習資源、學生支持、師生關係、行政關係及各年級課程等項目打分數。它們對醫學系 學生的重要性毋寧首先落在擺脫「私了」的解決方式,而轉向公共之路。

總區一案在各系空間缺乏且使用權不均的情況下,應被視為全校校園規劃工程的一部分,和其他缺乏空間的機構體 (institution)/團體(group)一起爭取。乍看之下,各系之間空間不均是各系政治經濟權力不均的展現;然而,細究可知,更大的問題是學生 校園空間普遍不足的問題,即是來往流動的學生與固著穩坐的教授、行政人員之間的權力差異所致。因而總區問卷所想要做的,是在凝聚全系共識後,進一步向其他 院系伸出觸手,在學代會等可及的公共領域中交換意見、協商、合作出擊。而自評案則是系學會依據「力挽洪蘭」座談會會後結論所做的重要施為。續前所述,個別 意見只能透過人情網絡去上情下達;只有複數個個別意見被集合彙整,才可能形成群眾的力量,才可能由共識成為強而有力的主張。學生自主對校方做出這麼周密全 面的評估及其產生的效力,有「百大維新」的前例可循,卻有待醫學系和其他系所跟進。

無論訴求的對口是系辦、學代會、校務會議或其他人,個 別醫學系學生──無論所持立場為何──勢必面對的衝擊是:我是否也要表達我自己的意見,或者繼續沉默?沉默的抉擇是輕省的,但只有勇敢表達才可能造成改 變。至於那些從事校園轉化的施為者(agent),如何一方面深化群眾對公共議題的敏感度、培力群眾的能動性,一方面在校園控制的代理人間斡旋折衝,便成為必須再接再厲的課題。


(刊於《醫訊》005期)